轮胎漏气能叫道路救援吗?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
【文章开始】
你有过这种经历吗?开着开着车,方向盘突然变沉,车子还有点跑偏,仪表盘亮起个奇怪的小黄灯...心里咯噔一下:“完蛋,不会是轮胎瘪了吧?” 这时候,一个巨大疑问猛地砸进脑子里——轮胎漏气,算不算紧急情况?能叫道路救援吗?
别急,这个问题真的不是一句“能”或“不能”就能简单回答的。作为经历过两次不同轮胎问题、也厚着脸皮呼叫过救援的人,我得跟你好好聊聊这里面的门道。
核心问题:到底能不能叫?
答案是:能!而且很多情况下非常应该叫!
道路救援服务的初衷就是解决驾驶员无法自行安全解决、或可能引发更大危险的问题。瘪了的轮胎绝对符合这个定义。尤其以下这几种情况,别犹豫,立马抄起电话:
- 爆胎(嘭的一声巨响那种): 这还用说?轮子瞬间没气,方向盘都拽不住,危险系数爆表!别说救援了,能安全停到路边你就得谢天谢地。
- 彻底瘪了(轮毂都快压到路面了): 这种情况下自己换备胎都困难,强行操作容易伤到自己或损坏车辆。
- 在危险路段(高速、隧道、急弯、夜间视线差的路段): 就算轮胎还有点气,但停在那些地方,风险比轮胎问题本身还大几百倍!打电话等专业救援才是最安全的撤离方式。
- 自己没有工具、不会换备胎(或备胎本来就是坏的): 别逞强,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。救援师傅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儿,你折腾一小时还弄不好,把自己累得够呛,也耽误时间。
- 车上载着特殊人群(老人、病人、小孩): 为了他们的安全和舒适,别在外面折腾,早点解决问题是王道。
说实话,我当时第一次爆胎是在市区高架上,虽然勉强蹭到了紧急停车带,但旁边大货车呼呼地过,整个人都在抖。脑子里根本顾不上多想“合不合适”,保命要紧! 果断打了保险公司附赠的救援电话。
不过话说回来...所有漏气都得立刻叫救援吗?
那倒也未必。得分情况!
如果是极其缓慢的“慢撒气”,你感觉还能再撑一会儿,并且满足以下所有条件,可以尝试靠自己:
* 你清楚知道附近几百米内就有绝对安全的停车场所(比如加油站、服务区停车场)。
* 你确定备胎是好的,换胎工具齐全。
* 你有过成功换备胎的经验(或在靠谱指导下动手)。
* 环境安全(白天、晴天、非车流密集路段)。
* 你的体力精力允许(换备胎是体力活!)。
记得我另一次就是慢撒气。车停在小区地库才发现胎压低了。检查发现一个图钉扎进去了。这种可控的情况,我选择了自己用充气泵先打足气(虽然对那玩意的实际工作原理我至今半懂不懂,就知道插电、按开关...),直接开去两公里外的补胎店花了20块钱搞定。这就没必要动用救援资源了。
谁家的救援能管轮胎这事儿?
道路救援不是特指交警拖车!更常见、更实用的来源是:
- 【最常用】你的汽车保险公司! 买车险时送的免费道路救援服务是宝藏啊!服务条款里一般都明确包含“现场快修”(换备胎)和“拖车”(如果无法现场处理)。拨打保单上的救援电话就行,又快又免费(有限次数内)!
- 4S店: 买新车时常赠送几年救援,打4S店售后电话。
- 专业的第三方救援公司(如某路、某星): 需要单独购买服务套餐或按次付费。
- 品牌厂家服务(如某些豪华品牌): 质保期内可能包含免费救援。
- 信用卡高端权益(白金卡、钻石卡等): 部分信用卡附赠全年免费救援。
重点提示: 买车险时一定看清免费救援的具体条款! 包括免费次数、服务范围(换备胎是否在列)、覆盖距离、是否限制车牌号等等。别等真遇事儿了才发现掉坑里。
叫了救援来干啥?流程大概是啥样?
打电话接通后,对方一般会这样问:
1. 确认位置(非常重要!准确说出路段、方向、最近的标志物或使用App定位共享)。
2. 描述车辆问题(爆胎、漏气、胎压报警,是否有备胎等)。
3. 确认你的安全状况(是否已在安全区域)。
然后师傅会赶过来:
* 能现场解决的(绝大多数情况): 熟练地帮你取出备胎,撑起千斤顶(这里我老担心千斤顶位置放不对会不会伤底盘,每次看师傅都咔咔几下就搞定,很神奇),卸下坏胎,换上小备胎(那个尺寸丑丑的小轮胎),并提醒你限速(通常是80km/h以下)且不能长期使用,赶紧去补胎或换新胎。
* 现场搞不定的(比如没备胎、备胎也是坏的、或者轮毂变形导致无法换胎): 那就得叫拖车了,把你的车拖到指定修理点(保险或4S店指定的,或者你自己选定的附近靠谱修理厂)。
真到那一步,自己换备胎要注意啥?(非必要不强求)
如果条件许可你自己动手,请牢记:
* 安全!安全!安全! 先靠边,拉手刹,熄火,打双闪灯!车后100-150米放好三角警示牌!高速上更要放远!
* 确认地面平整坚实。 沙地、泥地、斜坡上别架千斤顶!会倒!
* 按说明书找准千斤顶支撑点! 顶错位置可能严重损伤底盘。虽然看了很多遍说明书,但实操时那个位置的确认我依然会紧张。
* 拧松轮胎螺丝在车轮离地前! 但拆下螺丝是在车轮悬空后。换上新胎后,把螺丝用手大概拧紧,放下千斤顶使轮胎着地,再用扳手对角线顺序彻底拧紧所有螺丝。这一步对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。
* 换完马上以安全速度去修车点! 备胎(非全尺寸)只是应急品!
防患于未然:怎么减少叫救援的尴尬?
经历告诉我,与其事后抓瞎,不如早点准备:
* 定期检查轮胎! 目测看有无鼓包、裂纹、过度磨损、钉子。胎压监测报警别轻视!
* 学会看轮胎生产日期(侧面DOT编码的后四位): 超期服役(一般建议5-6年)的轮胎风险剧增。
* 买个靠谱的便携式胎压计和车载充气泵放后备箱! 关键时刻能顶大用(比如慢撒气临时打气撑到修理厂)。
* 确保你的备胎完好且气压充足! 别等用的时候才发现它也是瘪的!同时熟悉千斤顶和工具位置及用法(哪怕平时不实操,看看说明书或视频熟悉下)。
* 了解你的保险附带的救援服务详情! 把救援电话存手机里。
最后的灵魂叩问:叫救援会不会显得很怂?
千万别有这种想法!安全驾驶,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他人负责!
* 在危险环境下强行换胎,人身安全风险极大! 后面呼啸而过的车流不看你在那撅着屁股拧螺丝。
* 如果技术不熟,操作不当可能导致:
* 车辆进一步损坏(如千斤顶滑脱砸坏底盘)。
* 弄伤自己(如扭伤、砸伤)。
* 万一没拧紧螺丝,跑着跑着轮胎飞了! 后果不堪设想。
该认怂时就认怂!认怂的是不必要的风险和逞强,赢得的是平安到家。 道路救援服务,特别是保险送的这项福利,就相当于开车必备的“安全气囊”之一。放着不用,那才是真傻。
所以下次再遇到方向盘发飘、胎压报警灯亮起,别慌,稳稳停到安全地方,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判断:能自己安全搞定就动手,不行就大大方方求助救援吧!
【文章结束】
【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765536098@qq.com,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。】:感动我们网 » 轮胎漏气能叫道路救援吗?亲身经历告诉你答案
最新评论
约翰拉贝,拯救二十五万中国人的德国人,虽非同族人,却有同族情。
听说拉贝最后被日军逼的没办法断粮了,然后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,分发给20多万中国人
应该重拍拉贝日记,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对我们有恩的人。
向拉贝致敬,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!有求必应
当初辛特拉也帮助过那么多犹太人,晚年是平困潦倒。拉贝晚年过的却很幸福,还有可怜的南斯拉夫人差点被当年救助的小女孩好个炸
我们要致敬拉贝先生,谢谢拉贝先生拯救了我们的同胞
日文以前还说我们为什么那么痛恨他们,就抓着他们的那一点历史,我很想说那是哪一年历史啊,明明这么多历史,你们这么狠心,还造
拉贝先生也是他让我们对德国这个国家还是很有好感的
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纯粹的人,一个有道德的人,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。这段话永不过时
因为拉贝先生,让纳粹万字旗看起来都不是那么扎眼。
拉贝家人,如果来中国,就是要骨髓,也会给他,因为拉贝家族………对25万中国人,有救命之恩!!!!
中华民族的恩人有三位:约翰拉贝先生、白求恩大夫,再就是已来到中国的埃文凯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