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路救援收钱不收费,到底合不合法?

道路救援收钱不收费,到底合不合法?

【文章开始】

你说这事儿憋不憋屈?车子瘫在半路,正抓瞎呢,来个救援电话就像救命稻草。电话里拍胸脯保证“不收费”“免费救援”,结果人来了,活干完了,账单啪地甩你面前,几百甚至几千!懵不懵?火不火?然后脑子里就蹦出那个灵魂问题:这帮人收钱不收钱,到底合法不合法啊?

这个问题啊,就像你车里的故障灯,亮起来容易,搞清楚为啥亮,还真得一层层扒开看。
其实说白了就是:合法收费和违法坑钱,就差那么一层窗户纸,捅破了你就明白。

道路救援收费合情合理!凭啥不能收?

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?大半夜的,你的车趴窝了,一个电话,人家师傅就得大冷天、大热天地离开被窝或者放下手头活儿,吭哧吭哧开几十公里过来。卡车开过来要烧油吧?技术人员的经验是白给的?使用的设备工具不用维护保养?完事儿了还得把你安全送到修理厂或者指定地点。 付出劳动、时间、设备、资源,收取合理的费用,这有什么不能理解的?完全是天经地义啊!

路边随便找个私人修理工,人家也不可能白给你干活,对不对?道路救援公司,人家也是开门做生意,明码标价提供服务,只要你事先清楚知道要付多少钱,或者大致了解怎么个收法(比如按公里、按小时),事后按约定付钱,那绝对是合法的买卖行为,没啥可说的。


那些打着“免费”幌子,事后翻脸要钱的,多半是坑!

这里就绕到开头那个憋屈的场景了。问题出在哪?
* 虚假宣传诱你入坑: 电话里、APP上、甚至传单上,大字标着“免费救援”、“全程0收费”,等你把人叫来了,车也拖到指定地点了(往往是他指定的,不是你想去的修理厂),人家脸一抹:“哎呀,‘救援’免费,但是拖车费要收哦!” 或者“‘人工’免费,但是材料费、油费、过路费得你出。” 用模棱两可的话术,玩文字游戏,诱导你接受服务,然后秋后算账。
* 信息模糊不清: 有些可能是你情急之下没听清,或者对方语速快故意不说清。但更多的是救援人员到场后含糊其辞,不主动出示收费标准,不解释清楚每一项可能产生的费用(比如起步价多少、每公里加多少、要不要夜间费、超时费等),就让你签字确认救援。等你签完了,才发现价格高得离谱!
* 故意模糊责任主体: 你拨打的可能只是个信息平台,不是真正提供服务的公司。平台承诺“免费”,可派过来的实际执行救援的队伍不是他家的,平台和救援队之间互相推诿踢皮球,最后倒霉的还是车主。这收费主体和承诺主体都不一致,你说找谁说理去?

重点问题来了:这种“免费变收费”的操作,合法吗?

答案很直接:大概率不合法!

  1. 违反合同法: 电话里、平台上承诺“免费”,这算是向你发出了服务要约邀请吧?你基于这个“免费”的承诺接受了服务,双方之间虽然没有签纸合同,但形成了事实上的服务合同关系。人家承诺免费,事后强行收费,这是单方面变更合同内容,属于违约行为
  2. 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: 消法规定了,经营者要向消费者提供真实、全面的信息,不能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。明明白白告诉你免费,等你用了服务再收费,这不是典型的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吗?这妥妥地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
    有个真实案例:某车主高速爆胎,联系了声称“免费换备胎”的救援。救援人员确实换了胎,但换完后拿出一份账单,上面写着“服务费”、“交通费”、“夜间作业费”等,共计800元。车主拒付,报警后,经市场监督部门介入,最终认定救援公司存在虚假宣传,只能收取合理成本(最终协商收了几十块)。
  3. 涉嫌价格欺诈: 价格法也说了,经营者要明码标价,不能采取“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、文字、图片、计量单位等标价”手段。说免费却不免费,或者模糊处理收费标准导致消费者被“宰”,这个行为本身就构成了价格欺诈的可能
  4. 特定场景下违反行业法规: 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,管理就比较严格。按照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》,高速公路上的救援清障服务收费标准,是需要由省级物价部门核准才能执行的。救援单位必须主动出示这个经批准的收费标准!如果胡乱开价,或者像上面案例里强行收费,那也是违法的。
    不过话说回来... 高速公路救援收费确实普遍较高,这也是个现实。收费项目多、成本高(专用设备贵、保障安全措施成本高等),但价格贵≠不合法,关键是要合规明示、执行核准价,不能乱来。

碰到这些明显耍流氓的操作,别怂,可以这样怼回去!

知道了哪些情况违法,就得知道怎么保护自己:

  1. 电话里死磕:一定要问清楚“是不是全程免费”?具体包含哪些服务?(拖车?维修?换胎?公里数限制?)有没有额外的收费项目?要求电话录音!
  2. 人来了之后别怂:看清楚救援车辆标识,要求救援人员立即出示盖有公章的、清晰的收费标准和价目表,手机拍照或录像存证。
  3. 字不能随便签:仔细核对提供的服务内容和对应价格明细清单,确认无误再签字。 觉得不对、不清楚就别签,坚持要求解释清楚。
  4. 觉得被坑了当场报警:打110或联系高速管理方(高速上就打122或看路侧救援电话)。市场监督管理局(消协电话12315)也是维权利器。 保留所有证据:通话记录、录音、信息截图、收费单据(没有就描述清楚)、服务内容确认单等。
  5. 了解下自己的保险:很多车险都赠送免费道路救援服务!看看自己的保险条款,里面有免费拖车公里数(比如50公里内)、免费搭电、送油、换胎等服务。 记得看清楚有没有特殊条件限制(比如只能在市内、非事故情况下使用等)。

一点迷茫:那到底有没有“真免费”的救援?

这个嘛...也不是完全没有,但有条件,有限制

  • 汽车4S店保修期内: 如果你的车还在厂家保修期内,有些4S店会承诺一定的免费救援,但这属于额外福利,不是法律强制义务。而且通常限制距离(比如市区多少公里内)、限定次数、绑定你去他们店里修车。超了范围、次数?对不起,请付费。
  • 保险公司赠送服务: 就像上面说的,很多保险公司买商业险会送道路救援服务包。这是免费服务的常见来源! 一定打保险公司官方电话申请(别信来源不明的救援电话!),他们有合作的专业救援机构,能省下不少银子。但要搞懂条款——比如拖车限距离,只解决部分小问题(搭电、换胎、送少量油),大事故或者深度故障可能还是要你另外掏腰包。
  • 免费搭把手的好心人: 偶尔会有热心市民、民警或者纯粹顺路的司机师傅帮忙。人家不图钱,纯属好心,但那属于助人为乐,不是商业化的道路救援服务了。

所以,下次遇到“免费救援”,咱可得多长个心眼,天下掉馅饼的事不多见。合法的收费服务并不可怕,价格贵不贵重要看明不明白。可怕的是那些用“免费”当诱饵,玩套路、玩信息差,最后来个狮子大开口的手段!那才是坑你没商量。

最后说点实在话:
* 收费前确认: 只要明明白白讲好价,再贵,你也认了?那你选的,认栽也得付钱。
* 免费后反悔: 说免费却要钱?对不起,这是原则问题,必须坚决抵制,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* 维权不容易? 确实,费时费力。但每多一个人站出来争取,以后的道路救援环境就能干净一点点。

道路救援合法收费的边界在哪里?其实就在你每次确认价格的电话里,在你签字前仔细看的清单里,在你被坑后敢于维权的心气儿里。

【文章结束】

【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765536098@qq.com,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。】:感动我们网 » 道路救援收钱不收费,到底合不合法?

赞 (0)

评论

4+1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