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开始】
救命!车子半路没电了,道路救援电瓶到底怎么用啊?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:大清早赶着上班,一拧钥匙,车子“咔咔”两声就没了动静?仪表盘黑得像被断了电,这时候才想起来——昨晚好像忘关大灯了!别慌,这时候道路救援电瓶(也叫“搭电宝”)就是你的救星。但问题是,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用?今天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!
一、道路救援电瓶是啥?和普通电瓶有啥区别?
自问自答:
Q:救援电瓶不就是个充电宝吗?为啥不能随便拿个充电宝怼上去?
A:哎,还真不是!普通充电宝输出的是5V电压,而汽车启动需要12V甚至24V的瞬间大电流。救援电瓶是专门为汽车设计的,能短时间释放几百安的电流,帮你“轰”地打着火。
重点区别:
- 普通电瓶:装在车里,长期供电;
- 救援电瓶:临时救命用,充一次电能用好多次(具体次数看品牌)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有些救援电瓶也能给手机充电,但反过来?门儿都没有!
二、怎么用?手把手教你接线
核心问题:先接正极还是负极?红夹子夹哪儿?
这儿最容易搞错,接反了可能冒火花甚至烧电路!
正确步骤(划重点!):
1. 关掉所有电器:大灯、空调、收音机统统关掉;
2. 接救援电瓶的正极(+):红色夹子夹在亏电车电瓶的正极(一般标“+”或红色盖子);
3. 接救援电瓶的负极(-):黑色夹子夹在亏电车金属车架(比如发动机螺栓),别直接夹亏电车电瓶负极!
4. 启动救援电瓶:按下开关,听到“滴”声后,立马去启动亏电车;
5. 着火后拆线:先拆黑色夹子,再拆红色,顺序不能反!
为啥负极不直接夹电瓶?
因为亏电车电瓶可能漏氢气,直接夹负极容易火花引燃(虽然概率低,但别赌)。
三、常见翻车现场:这些错误千万别犯
- 夹子乱碰:正负极夹子碰到一起会短路,轻则烧保险,重则冒烟;
- 救援电瓶没电了:用之前记得看一眼电量指示灯(和手机充电宝一样);
- 亏电车彻底报废:如果电瓶老化严重或电路故障,搭电也救不回来,得叫拖车;
- 冬天特别难启动:低温下电瓶性能打折,或许暗示你需要换新电瓶了。
案例:朋友小王上次救援时把红黑夹子反接,结果救援电瓶冒烟了,最后花了500块修电路……
四、买救援电瓶怎么挑?
自问自答:
Q:网上从100块到1000块的都有,差在哪儿?
A:核心看两点:
- 峰值电流:至少300安以上,小排量车够用,大SUV得选500安;
- 电芯类型:锂电的轻便但贵,铅酸的便宜但沉(具体哪种更好,还得看个人需求)。
其他功能:
- 带LED照明(夜用方便);
- 能充手机(应急不错);
- 防水防摔(野外有用)。
五、终极灵魂拷问:用救援电瓶还是叫保险?
对比一下:
| 救援电瓶 | 叫保险救援 |
|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
| 自己动手,5分钟搞定 | 等30分钟~2小时 |
| 成本低(一次投入) | 免费但限次数 |
| 适合电瓶临时亏电 | 适合爆胎、没油等复杂问题 |
建议:如果你经常忘关灯,或者车龄超过3年,备一个救援电瓶绝对划算。但要是连引擎盖都不会开……还是乖乖叫救援吧!
六、冷知识:救援电瓶还能这么用
- 给摩托车/电动车搭电(注意电压匹配);
- 露营当电源:接个小风扇或者LED灯;
- 停电时应急:不过别指望它能带动冰箱。
知识盲区:有些高端救援电瓶带逆变功能,能输出220V电,但具体咋实现的……咱也不太懂,反正挺牛!
最后唠叨一句:救援电瓶是工具,不是护身符。平时养成下车关电器的习惯,比啥都强。万一真用上了,记得按步骤操作,别学小王!
【文章结束】
【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765536098@qq.com,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。】:感动我们网 » 道路救援电瓶怎么用的啊
最新评论
约翰拉贝,拯救二十五万中国人的德国人,虽非同族人,却有同族情。
听说拉贝最后被日军逼的没办法断粮了,然后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,分发给20多万中国人
应该重拍拉贝日记,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对我们有恩的人。
向拉贝致敬,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!有求必应
当初辛特拉也帮助过那么多犹太人,晚年是平困潦倒。拉贝晚年过的却很幸福,还有可怜的南斯拉夫人差点被当年救助的小女孩好个炸
我们要致敬拉贝先生,谢谢拉贝先生拯救了我们的同胞
日文以前还说我们为什么那么痛恨他们,就抓着他们的那一点历史,我很想说那是哪一年历史啊,明明这么多历史,你们这么狠心,还造
拉贝先生也是他让我们对德国这个国家还是很有好感的
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纯粹的人,一个有道德的人,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。这段话永不过时
因为拉贝先生,让纳粹万字旗看起来都不是那么扎眼。
拉贝家人,如果来中国,就是要骨髓,也会给他,因为拉贝家族………对25万中国人,有救命之恩!!!!
中华民族的恩人有三位:约翰拉贝先生、白求恩大夫,再就是已来到中国的埃文凯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