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墨道路救援志愿者活动,怎么加入这群暖心人?

??钩子??:凌晨五点半的即墨街头,寒风卷着落叶,一群“蓝马甲”已经站在了实验高中的校门口。他们手里攥着矿泉水瓶,背上印着“青年志愿者”几个字,眼睛紧盯着陆续开来的送考大巴。这画面,或许你见过,但你可能没想过——这些默默撑起城市温度的人,到底是怎么走到一起的?

??一、志愿者的影子,藏在你忽略的角落??
在即墨,志愿者的身影早就不新鲜了。高考季的“爱心助考”服务站,四天服务了7656名考生;社区里急救培训的讲师跪在模拟人偶前,手把手教居民按压心脏;甚至斑马线旁挥小旗的引导员,都在悄悄改写路口的秩序。

这些事听着挺碎,可拼起来,却成了即墨人日常里的一小块拼图。

??二、加入的门槛,比你想得更“随便”??
想穿上那件蓝马甲?其实没那么玄乎。

即墨区的志愿者注册人数已经飙到22万,1800多支队伍散在17个镇街的犄角旮旯。报名渠道五花八门:社区公告栏贴二维码,学校家长群接龙招募,甚至菜市场门口支个摊就能填表。像今年“爱心助考”,连口腔诊所的员工都拎着矿泉水加入了服务站。

不过话说回来,??零门槛不等于零责任??。急救志愿者得通过心肺复苏考核,交通引导员要先学手势口诀。松散的表象下,藏着一条隐形的筛选链——能坚持下来的,才是真愿意“较劲”的人。

??三、为什么总有人愿意“白干活”???
听听护考志愿者张秀芹的大实话:“看到考生因帮助露出安心笑容,那种满足感远超物质奖励。” 这话听着像场面话?但当你翻翻即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留言册,会发现“被需要”三个字,高频得扎眼。

有个矛盾挺耐琢磨:??志愿活动明明消耗时间精力,参与者反倒觉得“赚到了”??。或许,人在集体行动中找到归属感的时候,付出的劳累就自动转化成了某种精神红利。当然,这只是我的猜测,具体心理机制还得专家深挖。

??四、藏在背后的那根“线”??
别看志愿者好似自发冒出来,背后其实有双手在悄悄布线。

即墨区政府搞了个“15分钟便民服务圈”,196个社区网点像神经末梢一样铺开。更聪明的是??资源嫁接??:企业赞助矿泉水(如舞旗山麦饭石水业)、医院出义诊队(同德眼科)、连高速收费站员工都组了“微光服务队”。

这种公私混搭的模式,或许暗示着一个趋势:现代志愿服务,光靠热血烧不久,得学会“借柴火”。

??五、你现在推门就能进去??
回到最初的问题——怎么加入?答案直白得近乎无聊:

  1. ??盯住社区公告栏??(比如即墨路街道常发活动);
  2. ??扫码加个群??(搜“即墨青年志愿者协会”公众号);
  3. ??直接去现场蹭活??(比如下次看到斑马线举旗的,凑上前问句“能加我一个不?”)。

当然,别指望一进去就干“大事”。多数人从递矿泉水瓶开始,慢慢才摸到AED操作按钮。但谁知道呢?那个在考场外蹲着捡垃圾的志愿者,后来成了蓝天救援队扛担架的主力。


【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765536098@qq.com,我们会立即删除或作出更改。】:感动我们网 » 即墨道路救援志愿者活动,怎么加入这群暖心人?

赞 (0)

评论

3+7=